番茄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技术

发布于: 2024-03-28 19:57
阅读: 17

裂果是番茄栽培中比较常见的生理性病害,常见的裂果主要有3种。一是放射状裂果,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,呈放射状深裂,从果实绿熟期开始,转色前2~3天,裂痕明显。二是环状裂果,以果蒂为圆心,呈环状浅裂,多在果实成熟期出现。三是条纹状裂果,在果顶花痕部,呈不规则条纹开裂,严重时果实内部的种子都会露出来。

   番茄裂果严重影响外观及品质,使其失去商品价值。导致裂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   1、品种:一般果皮薄、果实圆形的大型果容易出现裂果,而果皮厚、高圆形的属于抗裂品种。

   2、温度:在花原基分化期遇到10℃以下低温,使子房壁细胞发育不全造成裂果;温度低于8℃,绿熟果会受到冷害,局部或全部水浸状软烂或蒂部开裂;冬季寒冷,昼夜温差过大,番茄果皮与果肉热胀冷缩差异大,可导致一些薄皮品种出现裂果。

   3、 水分:番茄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,长时间高温、干旱过后突然遇暴雨或者浇水,果肉组织在短期内吸水膨大,容易产生裂果;植株打顶过重,果实在烈日下暴晒后突然浇水,易发生裂果;在连续阴雨雪天气之后,突然放晴,果皮过度失水,也容易出现裂果。

   4、施肥不当:生长期大量施用氮肥,忽视钾肥的施用,会造成果实缺钾,还会影响植株对钙、硼元素的吸收。导致果实因缺少微量元素而造成裂果现象的发生。

   5、生长调节剂:生长调节剂施用浓度过大,水肥跟不上,也易形成子房畸形发育,或者造成局部生理机能旺盛,引起生理失调而裂果。

   另外,用药不当、病毒感染等原因也会造成番茄裂果。避免果实开裂重点在于预防,主要措施有:

   1、选用抗裂、枝繁叶茂的品种,以减少裂果的发生。

   2、培育适龄壮苗,促进花芽分化正常,防止徒长。

   3、深翻整地,增施有机肥,使根系生长良好。

   4、缓冲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,合理灌水避免水分忽干忽湿,特别要防久旱后过湿。平时土壤湿度维持在80%左右。

   5、调整播种节令,使其开花期错过较低温度时期,从而避免因低温障碍造成的裂果。

   6、防止果皮老化,特别是要防止阳光直射果肩。在选留花序和整枝绑蔓时,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内侧,靠自身的叶片遮光,打顶芽时,在最后一个果穗的上面要留2片叶,为果穗遮光。

   7、正确应用生长调节剂,特别是用2,4-D点花时,浓度不宜过大。

   8、补充钙和硼,调节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比例,避免氮肥施用过多,影响对钙的吸收。定植时间不宜过早,夜温不宜长期过低,土壤不宜过干,以利于钙的吸收。

 

 

二、硝态氮肥

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形态存在的叫硝态氮肥。如硝酸铵、硝酸钙、 硝酸钠等。其特点如下:

1、易溶于水:溶于水产生硝酸离子,是速效性氮肥。各种硝态氮肥溶解 度都很大,吸湿性强,在雨季稀释后能转化为液体,给施用带来很多不便。

2、不能被土壤吸附:硝态氮肥施入土壤中,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,易随水 移动而引起硝酸根的淋失,降低肥效。因此,硝态氮肥施入土壤后只能存在于土壤溶液中,并随土壤水分运动而移动。

3、易进行反消化而损失:在土壤通气不良的情况下,施入土壤的硝态氮肥 可进行反消化作用,形成作物不能利用的氧化氮气体或氮气而脱氮损失。

4、易燃易爆:多数硝态氮肥吸湿性强,吸湿潮解后结块,易受热分解放出 氨气,易燃易爆,在贮存、运输和施用中应注意防潮和安全,不要和易燃物一起存放。

硝态氮肥适用于多种土壤作物,特别是适宜旱作地区施用,对棉、烟、果、菜等经济作物尤为适用。但硝态氮用于水稻田的效果不如铵态氮好,主要原因是硝态氮移动性大,氮素易随水进入水稻田的还原层,在还原层中进行返硝化作用,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氮气逸出水面而挥发损失。硝态氮肥宜作追肥,一般不宜作基肥和种肥,因其吸湿性强,会影响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,故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,以防氨气的挥发。

三、酰胺态氮肥

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形式存在的,或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酰胺基的氮肥叫酰胺态氮肥。如尿素、石灰氮等。它们所含的酰胺态氮,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,转为铵态氮之后,再供作物吸收。

分享